佩佩蛙(Pepe the Frog)于2005年首次亮相,由美国艺术家Matt Furie在漫画《Boys Club》中创作。起初,佩佩是一个随性且无害的青蛙角色,以"Feels Good Man"表情传达满足感。这个简单场景意外引发共鸣,其幽默轻松的风格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到2008年,佩佩蛙在4chan社区成为广泛使用的情绪表达符号,象征一种生活态度,且不带任何政治或意识形态色彩。
随着佩佩表情包的流行,4chan和其他网络用户开始创造更多版本,其中2009年出现的"Feels Bad Man"成为表达悲伤和失落的象征。佩佩由此在网络世界中承担更多情绪表达角色。这些表情包甚至被称为"new school man"或"黄喜娃",在网络讨论中广泛流传。佩佩的情绪表达逐渐形成了"佩佩宇宙",各种版本的佩佩开始代表互联网用户的不同情绪状态。
2014年,佩佩的形象进一步拓展,出现了"rare Pepe"收藏文化。网络用户大量创作并分享稀有、创意十足的佩佩形象。这些"稀有佩佩"如同珍稀卡牌被收集、交换,象征从愤怒、沮丧到幽默、狂喜等各种情绪和场景。佩佩不仅成为数字藏品,更是网络亚文化的代表。通过弹幕系统,佩佩成为直播互动的利器,观众能迅速用佩佩表情包表达各种反应,形成独特的网络参与感,尤其适合网络直播的实时互动。
佩佩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小众社区。2015至2016年间,佩佩出现在明星的社交媒体上,如歌手凯蒂·佩里(Katy Perry)和饶舌歌手妮琪·米娜(Nicki Minaj)在推特、Instagram等平台上使用佩佩表情。这一现象将佩佩从网络亚文化推向全球主流视野,使佩佩蛙从网络迷因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符号,被不同背景、文化、政治立场的人广泛使用。
然而,这种广泛传播inevitably赋予了佩佩复杂含义。2016年,佩佩在4chan上被部分用户与极右翼符号联系起来,甚至被塑造成纳粹形象、白人至上主义者和极端主义者的象征。这种极端化符号化是4chan社区内一种激进的文化反叛行为——他们试图通过将佩佩与极端政治符号结合,排斥主流对佩佩的使用。同时,一些特朗普支持者也开始用佩佩表情包表达支持立场,进一步推动了佩佩的政治化。
佩佩gradually在媒体眼中成为另类右翼的象征,被视为极右翼内部的象征性识别符号。甚至特朗普团队成员和支持者也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媒体中使用佩佩表情,这导致主流媒体和希拉里竞选团队纷纷将佩佩视为种族仇恨符号,将其与种族主义等联系在一起,并大肆报道佩佩作为极端主义的象征。这些报道强化了佩佩的极端化标签,甚至让佩佩被列为仇恨符号之一。